市場分析丨2016年中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市場現狀、發展及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趨勢、市場需求(圖)
分布式能源是指將能源系統以小規模、小容量、模塊化、分散化的方式布置在用戶端,可獨 立地傳輸冷、熱、電能的系統。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陽能利用、風能利用、 燃料電池和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等多種形式,其中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因 其具有傳統能源的高效利用、促進節能減排的優點,已經在全球范圍得到 了廣泛的應用。"天然氣時代"正在推動部分分布式能源技術的發展。天然 氣的廣泛使用以及天然氣網絡密度的不斷擴大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創 造了絕佳的機會。
2000 年,全球對分布式能源裝置的投資 達$300 億,而且分布式能源容量以每年 47GW 的速度增加,在全球發電 增加量中的比重達 21%。到 2012 年,分布式能源發電容量的年增加量上 升到 142GW,在全球發電容量增加量中占比漲至 39%;分布式能源的投 資則增加到$1500 億。分布式能源的強勢增長有望延續,通用電氣預計到 2020 年分布式能源發電容量增加量將增加到每年 200GW,對分布式能源 技術的投資也將達到$2050 億。
分布式能源技術起源于美國。1978 年美國開始發展小型熱電聯產, 并且逐步走向冷熱電聯供。截止到 2010 年,美國分布式能源站 6000 多座, 總裝機達到 9200萬 kW,占全國發電量 14%。美國分布式能源項目又以天 然氣分布式為主,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熱電聯產裝機容量占熱電聯產總裝機 容量的 73%。美國政府為了增加分布式能源站的開發利用,為其設置了投 資稅減免、審批簡化、支持并網等扶持政策,并于 1999 年提出了《分布式能源創意》和《分布式能源 2020 年綱領》, 明確提出力爭到 2020 年實 現 50%的新建商用建筑和 15%的現有商用建筑采用"分布式熱電聯產" 。
2013 年,德國分布式天然氣發電量接近 80TWh,雄踞歐盟 27 國首位。德國分布式能源在 歐洲占有領先的地位,其中以天然氣為燃料的小型熱電聯供設備 (mCHP)占有相當的比重。德國對 mCHP 政策支持體現在多方面: 1)mCHP 向公共電網售電實行"優先價格法":mCHP 在投入運行后 的 10 年內,每度電依法享受 5.11 歐分的補貼。此外,由于 mCHP 節 省了輸電費用,每度電獎勵 0.15~0.55 歐分;2)若 mCHP 每年能效 超過 70%,就可以享受退稅優惠,每度電為 0.55 歐分;3)為加快市 場引入 50kW 的 mCHP 設備,環境部將在 10 年期間提供 400 萬歐元 的財政支持,即對最初的 4kW 發電量,實行 1550 歐元/kW 的補貼, 對 25kW~50kW 范圍的補貼為 50 歐元/kW。截至 2012 年底,德國小 型熱電聯產項目容量超過 240 萬千瓦,政府將在 2020 年之前投資 30000 個項目,總裝機 2768MW。政府期望在新政策推動下,到 2020 年使燃氣分布式的發電量翻一番,達到全國總發電量的 25%。
2013 年,丹麥天然氣分布 式能源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例高達 51%。自 1990 年以來,丹麥大型 凝氣發電廠容量沒有增加,新增電力主要依靠分布式能源電站(熱電 站)和可再生能源項目。丹麥對于分布式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明確的鼓 勵政策,先后制定了《供熱法》、《電力供應法》和《全國天然氣供應 法》等,在法律上明確了保護和支持立場。《電力供應法》規定,電網 公司必須優先購買熱電聯產生產的電能,而消費者有義務優先使用熱 電聯產生產的電能。
截止到 2014 年底,我國 已建和在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裝機容量達 3.8GW(其中已建成項目 82 個,在建項目 22 個,籌建項目 53 個),相比全國電力總裝機規模 1360.2GW 的比例僅為 0.28%,遠低于歐美各國,但也正因為此而市場空 間巨大。中國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 中型城市,其中典型的區域分布式能源系統為廣州大學城項目,樓宇分布 式能源系統包括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能源中心、上海黃浦區中心醫院等。
根據國家 2020 年裝機容量規劃,未來 5 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投資規模約 為 2250 億元:截止 2014 年底全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約 3.8GW,而政府規劃到 2020 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總裝機容量達 50GW, 缺口約為 45GW,目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投資單價約 500 萬元/MW, 因此 2016到 2020 年間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總投資規模達 2250億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 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氣體清潔能源發展報告 2015》預計到 2020 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可達 4000 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 達到 10%以上。其中,城市燃氣為 1040 億立方米(占比 26%),工業燃 料用料 1560 億立方米(占比 39%),發電用氣為 920 億立方米(占比 23%),化工用氣為 480 億立方米(占比 20%)。假設發電用氣 920 億 方中 60%為天然氣分布式項目且天然氣機組年用氣量為 200 萬方/MW,則 2020 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裝機容量為 27.6GW,未來 5 年待裝容量 23.8GW。假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投資單價約 500 萬元/MW,20162020年間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預計投資為 1190億元。
21 世紀初,我國經濟 水平飛速上升,天然氣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在供應驅動以及價格驅動下, 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從 2002 年的 302 億立方米增至 2013 年的 1884 億立方 米,年均增速高達 16.10%。
2014 年以來,國內天然氣 市場增速出現了明顯下降,2014 年降至 9.58%,2015 年則進一步下降到 4.5%,與 2002-13 年年均 16%的增速相去甚遠。天然氣產業發展增速降 低主要是由需求放緩和比價關系惡化造成,其具體原因包括:1)我國經濟增速自 2014 年開始放緩,經濟結構面臨轉型, 工業、發電用氣增長大幅減速,導致天然氣需求增長大幅放緩;2)作為替代能源,比價關系對天然氣發展至關重要。 2013 年 7 月至去年底降價前,天然氣城市門站價格平均上漲 36%。而 同期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從 103 美元/桶降至 48 美元/桶,降幅超過 53%;秦皇島港動力煤(Q5500)市場價格由 600 元/噸降至 375 元/ 噸,降幅為 37.5%。由于替代能源的成本下降,天然氣的經濟性優勢 被削弱,導致企業用氣意愿下降;3)由于我國對于天然氣的價格調整周期較長,導致天然氣價格與替代能 源價格無法及時聯動,難以真實反應替代能源的價格波動與天然氣本 身的市場供需以及價格平衡能力。
我國能源結構長期以煤炭為主,天然氣 消費占比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4 年比重不到 6.3%,2020 年有望達到 10%,2030 年有望達到 13%,距離目前全球 24%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 作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我國人均天然氣消費量僅為 123 立方米/人, 遠低于全球平均 452 立方米/人的水平,更不及 OECD 國家 1265 立方米/ 人。未來 10~20 年,作為最現實、經濟、可大規模推廣的清潔能源,天然 氣市場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長期以來,"價格、供應和壟斷"是制約我國天然氣發展的三大瓶頸。未來 (1)隨著天然氣價改推進,天然氣價格進入下行通道,比價關系將逐步改 善;(2)隨著進口氣增加,天然氣市場從供不應求向供需寬松轉換,供應 對需求的抑制消失;(3)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中上游產業鏈向民營企 業放開,天然氣市場供應主體將更加多元化,激發行業發展活力。
展望未來,國際能源署(IEA)對國內天然氣的需 求增長表示樂觀。盡管受制于經濟增速放緩,IEA 在《2015 年天然氣中期 市場報告》中認為天然氣價格下調和環保趨嚴仍將使中國天然氣需求在未 來 5 年維持 10%左右的復合年均增速,并預計 2020 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 量將達到 3150億立方米。
-
2020-03-18 19:49:00智能公寓:新一代租客的“新剛需”
-
2016-09-08 16:12:49全名單!青島開出66張環保罰單最高罰款15萬
-
2016-09-08 16:12:492016年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公布:神華集團、華能國際、浙能電力等上榜(全名單)
-
2016-09-08 16:12:49遼寧推進土壤污染治理進程土壤環境監管進入常態化
-
2016-09-08 16:12:49開學季來襲!盤點985院校王牌專業哪些王牌專業有電氣?
-
2016-09-08 16:12:49129項入選!2016~2017年度第一批魯班獎復查工程名單出爐(涉及7個電力項目)
-
2016-09-08 16:12:49市場分析丨2016年中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市場現狀、發展及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趨勢、市場需求(圖)
-
2016-09-08 16:12:49探索新型電力運營模式推動電力行業持續發展